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传说是“九黎”中一支的后裔,主要居住在我国华南地区,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等地都有分布,尤以广西为多,是中国南方一个较为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民歌作为瑶族民间音乐的组成部分,在瑶族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瑶歌简介从类别上来看,瑶族音乐属于东亚乐系,民间音乐主要分为民歌和歌舞音乐两类。瑶族善歌,清代文学家屈大均曾经作文记载:“瑶俗最尚歌,男女杂沓,一唱百和”。瑶族民歌有五言、七言、曲牌体、长短句等多种句式,又有山歌、长歌、劳动歌、儿歌和二声部等多种形式,曲调繁复,演唱方式自由灵活。
瑶歌种类丰富。如瑶族儿女的迁徙故事在瑶歌“迁徙歌”中出现,中华民族神话故事如盘瓠传说、伏羲兄妹起源说等,也都能在瑶歌中找到其身影。除了迁徙歌,还有盘王歌、祝酒歌、信歌……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综合来看,这些民歌按题材可分为情歌、风俗歌、生产歌、苦歌、反抗斗争歌等。情歌又可分为引情歌、恋歌、分别歌、寄情歌、爱憎歌、自由歌、盘歌等。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瑶歌。瑶族民歌直接描述了瑶族人民的生活,反映了瑶族人民勤劳善良、拼搏向上的民族精神。
演唱特点喊唱瑶族主要居住于山区,隔山大喊已成为习惯,于是自然而然在民歌中加入了“喊”的演唱方法。“ 喊”声音高亢通亮,不加任何修饰,多用于歌曲的第一句,自然过渡后边歌词。以歌曲《上堂歌》为例,这首歌曲中充斥着“嗬、嗬、嗬、嗬嘿”等喊话内容,且整首民歌均以“喊唱”的形式来展现,借此带给聆听者振奋、激动的聆听体验,让人感受到瑶族人民对于祖先的敬畏和崇敬、感受到瑶族人民的团结一心和勇敢无畏。
念唱与喊唱相对的是念唱,一般用于平常闲暇时面对面交谈,轻声细语,娓娓道来,也用于传授歌曲。以歌曲《相逢曲》为例,以“念唱”的形式讲述迎客情景,体现瑶族人对客人的热情招待和友好照顾。同时,“念唱”这种艺术形式能够营造一种生活化的表现效果,能够使聆听者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
衬字衬词衬字、衬词通常由语气词等虚词所构成。瑶歌的旋律单一,歌词较少且简单,这时衬词对一首瑶歌感情的抒发、气氛的渲染甚至是歌者演唱情绪的推动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乳源游溪子背的《十二月花》由男方起歌头, 在乐句的句首 (噢) 、句中 (噢噢) 以及句尾 (啊阿哎哟) 融入衬字、衬词,这些衬字、衬词虽然没有实意,却是质朴瑶民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代表作品《十二月花》
瑶族人按照月份顺序依花作歌,按照花放来叙述月份节令气候变化,用以提示生产劳动。例如,乳源东坪大寮下唱的《十二月花》的时令花名如下:正月桃花、二月李花、三月桐木花、四月斛斗花、五月南桥花、六月芙蓉花、七月莲花、八月禾花、九月葛藤花、十月鸡公花、十一月梅花、十二月茶花。《十二月花》唱法和歌词多样,既有每月一句,共十二句组成一首歌;也有每月为一首,共十二首,每首歌运用的曲调、演唱内容和歌词长短不一,在歌词中融入当月相关的生活内容,质朴风趣。
以下为粤北瑶族《十二月花》其中一个版本的节选:正月桃花发 (朵啊) ,正春 (喏噢) 二月梨花 (噢) 开 (哎) ,(咿噢) 桃花发 (朵嘟) ,正春 (噢) 二月来 (巴么咿) 梨花 (噢) 开 (哎) ,三月桐木 (噢) 花正 (噢) 发,四月金斗 (噢) 花正 (噢) 开 (哎) ,(西哟) 花正发 (噢嘟) ,四月 (噢) 金斗花盛开 (咿) 花盛 (噢) 开 (咿)。
总结瑶族民歌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类型。2008年和2014 年,湖南省隆回县申报的瑶族民歌(花瑶呜哇山歌)和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申报的瑶族民歌,先后被列入第二批和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瑶族民歌为后人研究瑶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