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大圩镇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南部,由原大圩镇与原两岔河乡合并而成,东与蔚竹口乡接壤,南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毗邻,西与涛圩镇交界,北与小圩壮族乡相连。地处湘桂两省区结合部,边界线长10余千米。总面积222.26平方千米,林地面积8666.67公顷。大圩镇辖1个社区(大圩社区)、29个行政村(靖边营村、文明村、和平村、心合村、莲花村、长山村、两岔河村、西岭村、东冲河村、军田村、黄庭村、兴仁村、源头村、文海村、聂家村、龙门村、大塘村、宝境村、草皇村、大布湾村、高寨村、大村村、木园景村、沟边村、书里村、庄稼村、横江村、良缘村、竹林村)。
二、经济状况。2024年大圩镇贯彻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坚持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加强资源统筹整合利用,建立健全乡镇金融体系,以发展产业为主导,劳务输出为辅助,经济总体呈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24年大圩镇实现农业产业总产值约3.85亿元,小微企业产值也逐步上升。农业产业上保证粮食安全的底线,并且初步形成村级联合的经济农业基地;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大圩镇向外输出务工人员9500人次,劳务输出收入约为2.82亿元。组织招聘会,发放交通补贴,做到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三、基层党建。一是用好“育”的能量。全年共发展预备党员24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3人,组织35人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推荐培养农民大学生10人。举行干部教育培训13期,参训人员达3600余人次。宝镜古民居正在创建第三批市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点”。二是激发“干”的劲头。全年共有22名干部晋升职级,推荐1名村党组织书记考核招聘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推介1名产业带头人当选市“十佳农民”,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开拓“创”的视野。持续深化“省际党建联盟”,组织村书记、种养大户到广西开山等地开展调研交流6次。大圩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荣获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示范站”。精细落实30个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精准摸排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5名。
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加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一是巩固脱贫成效显著提升。以“五五”工作法为抓手,深入推进“三长制”,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排查与政策宣传,新纳入监测户15户47人,风险消除15户52人。风险点核处累计109条,数据核验5545条。对2463户9800名脱贫人口和299户574人监测对象进行定期走访、帮扶。二是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持续推进“一拆二改三归四化五到位”,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成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和新建56座。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聘请92名保洁员以及专业环卫公司服务,24个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转运。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三是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增强。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其中长山村集体经济突破58万元,连续第六年进行村集体分红,获评“湖南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平村、军田村用好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五、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小圩到大圩段道路提质改造,完成修复、硬化道路16条,解决群众出行难题。完成全镇乡村道路命名119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大圩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微菜园”项目,切实解决搬迁群众“菜篮子”问题,得到了人民网、湖南卫视等媒体的推介。投资51万,支持281户发展庭院经济。
六、农业产业。一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强基固本。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年完成水稻种植1.2万亩,发展种粮大户17个,圆满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宝镜村、龙门村、靖边营村等村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复耕1000余亩,稳步推进撂荒地整治复耕复种。新增大塘、龙门、靖边营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400余亩,有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实现量增质提。大力培育茄子、食用菌、红薯粉、茶叶等农特产业。制定《大圩镇茄子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成立大圩镇茄子种植协会,吸纳会员19人,推动产值达0.82亿元的茄子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高寨村湘桂边界首家标准化红薯粉加工厂扩建600余平方米加工厂房,年产量超50万斤。大布湾村综合利用大棚建设轨道运输车,探索“稻-瓜-菜”的多元增收模式,实现降本增效,年产值达180余万元。三是培育小微企业带动就业增收,积极引入小微企业,发展产业项目,全镇32家小微企业带动10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内共入住14家,帮助5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长山村因地制宜引进吊瓜种植项目,可提供超过50个就业岗位,帮助务工人员每月增收1500余元。
七、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全县“一核三带五分区”的城镇发展空间规划,加快打造文旅融合“五个一”(一座古代民居、一处红色旧址、一条民族老街、一支瑶族长鼓、一条传统舞龙)的旅游格局;宝镜古民居及忠烈祠保护修缮工程基本完工,有效保护和延续其历史文化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草皇村、文明村“炮节”以及宝镜村“丰收节”等民俗节庆活动得到传承与推广,成为大圩文旅的亮眼名片。
八、平安建设。一是安全生产平稳有序。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重点领域,紧扣关键节点,稳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10余次。全年排查整改隐患491条,整改率达100%,成功创建市“食品安全A级单位”。集中组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森林防火培训5次,在永州市暨江华县跨区域森林火灾综合应急演练荣获第二名,应急队伍和护林员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林长制工作成效突出获全市通报表扬。二是社会治理稳定向好,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起,稳控3起。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和整治行动,逢赶圩日联合县交警大队、水口交警中队开展执法整治,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00余起。通过重拳出击、协同发力,社会综合治理稳定向好。三是平安建设推向深入,坚持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开展“守护潇湘2024·夏季攻势”暨“利剑护蕾·雷霆行动”重点行业场所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现保护未成年人“家庭防护”与“社会防护”相结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的宣传活动50余次,集中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4次。持续巩固省际边界平安建设,与广西开山镇多次开展党建联盟、平安建设交流等活动,共同维护省际边界社会平安和谐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