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锡乡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地,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部,东、北接码市镇,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岭镇,西连未竹口乡,离码市24公里,离水口60公里。辖7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8.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6.4万亩,耕地面积2418亩,距离县城120公里,是典型的边远林区乡镇之一,是江华县最边远乡镇。2012年,大锡乡被评为“全国生态乡镇”。主要物产有沃柑、大锡山螺、灵芝、茶业、药材等。
【产业经济】一是农业生产扎实推进。完成水稻种植面积任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300多亩,修建机耕道2800余米,灌水渠4400余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小额信贷146人贴息178435元,给予公益性岗位68个,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持续推进。三是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大锡古树茶产业焕发新活力,引进一家注册资金400万元的水果种植企业,注册资金500余万元的食用菌企业,实现家门口就业300余人。
【项目建设】X084县道三级公路提质改造项目全线通车,昔日困扰偏远山区群众的“烦心路”变成了“舒心路”,相关新闻报道在人民网、新华网、湖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和转发;大锡乡河道治理项目顺利完工,大锡河防洪标准从3年一遇提高到了10年一遇,有效保障了大锡乡农田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锡乡易地搬迁路面“白改黑”提质改造,进一步改善了易地搬迁点群众居住环境;大锡(芙蓉)连接码市(大新)道路建设已完成硬化,极大方便两地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大锡乡中心校接送点项目已建设完成,学生上下学安全得到充分保障;集镇提质扩容改造,打通集镇道路环线,完成沿河道路硬化,沿线安装安全防护栏和太阳能路灯,大大提升了群众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建设电信基站3处,让信号覆盖率大幅提升;小锡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及大锡村垃圾中转站项目已完工,使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争取到大锡村、盘古村水厂标准化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改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争取到大锡乡易地搬迁安置区道路及河堤建设以工代赈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打通大锡至栗安村的产业道路,为易地搬迁安置区群众增加就业收入。以上项目涉及方方面面,具有可知可感,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党建工作】一是学习教育强思想。聚焦“党纪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共计开展36次学习讨论。二是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做实“片组邻”三长制,组织全乡95名邻长联系服务群众1400余户,“爱心驿站”免费为返乡人员提供暖心服务。三是“红星学园”点亮希望之光。与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对接开展线上教学,留守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课程。四是项目建设放权到村。投资30万元以内项目建设由村委任实施主体,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地。
【平安建设】一是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各领域和全过程。紧盯人、车、路、企、校安全管理,开展安全检查32次,排除隐患92起。二是社会治理巩固提升。完善综治中心建设,践行“枫桥经验”,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有序开展“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全年零刑事案件,零性侵、零信访。三是省际边界交流、交往、交融。与广西桂岭镇在森林防火、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进行联防联控,广西桂岭镇至大锡乡省际边界道路硬化开工,进一步打通“向海向南向外”经济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