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凉亭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山腰上;果园里硕大的玫瑰香柑、脐橙等缀满枝头;整洁的水泥路在村中蜿蜒盘旋;金色的稻浪铺满田间……10月7日,仲秋时节,瓜果飘香,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涔天河镇鹧鸪坝村仿佛进入了秀丽的风景图画中。
鹧鸪坝村位于涔天河镇西南面,离镇政府仅1.5公里,鹧鸪坝村有鹧鸪坝、廖家寨、沙地坪、双井4个自然村,全村有山场2500多亩,水田470亩,是一个山多地少的村庄。全村有214户1027人,其中贫困人口89户370人。2015年以来,在县政府办驻村扶贫队的帮助下,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该村先后被评为“基层党建示范村”“精准扶贫示范村”和“精准扶贫示范村”。
“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不仅脱了贫,还住上了新房子。”建档户53岁的伍丁秀高兴地说,她家7口人,因病因残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队帮助下,2016年,她家脱贫,2018年她家享受房改造资金,由破旧的砖瓦房搬进了70多个平方米的新房。
“我们吃了饭都要到村里的文化广场散下步,健下身。”70多岁的村民李大爷高兴地说。在扶贫队的帮助下,近年来,投入30万元,为村里修建了文化广场、篮球场、百姓舞台、文化墙,投入5万元购置天竺桂、桂花、三角梅500余株,危房改造22座,安装路灯63个,硬化巷道6900平方米,村容村貌太大改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发展产业助农增收致富。“在村里的雨衣厂上每月有2000多元,还可以照顾小孩。”村民50多岁的罗女士兴奋地说。目前,该村引进小微企业雨衣厂1家,解决5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全村发展制香加工产业4家,种植瑶山雪梨、脐橙等水果600亩,发展生态有机茶1000亩,带动100多名贫困民家口就业增收。
扶贫队长潘先华介绍,五年来,共投1100多万元,完成了村级文化广场、凉亭、道路硬化、人畜饮水等20多个扶贫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鹧鸪坝村人均收入由2300元提高到人均8000元以上,光伏发电、茶场租金等为村里带来集体收入8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