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饮健康吗? 01 自制果汁和网红饮品不一定健康
自制果汁会减少膳食纤维,释放更多游离糖,长期过量饮用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增加健康风险。但通过科学搭配(加蔬菜、保留果肉)和控量饮用(偶尔喝一杯,≤200ml),可降低负面影响。
市场上的饮品不断推陈出新,在关注口味的同时,更需要关注配料表,是否额外添加糖、添加剂等。
网红天然白桦树汁pH值约为5.5-6.5(弱酸性),但部分市售产品可能通过添加碳酸氢钠调整至弱碱性(pH 7.5-8.5)。白桦树汁含有糖分(如木糖醇)、维生素C、钙、镁、钾等矿物质,以及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低糖饮品,口感清爽,适合替代含糖饮料,但性价比低。
对于直接在瓶装水中可见茶叶、菊花、人参、柠檬等食材或中药材的饮料,如果没有添加过多的糖和防腐剂,并且食材新鲜、卫生,适量饮用是可以的。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不同食材或中药材的反应也不一样,在饮用前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02
饮料中的糖你真的了解吗?
代糖分为天然代糖和人工代糖。
天然代糖:
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糖、阿拉伯糖、甘露糖醇、异麦芽酮糖醇等。

人工代糖:
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三氯蔗糖、甜蜜素等。

糖醇类:
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等。
代糖短期安全性已通过多项毒理学研究验证,但长期健康影响仍存在争议。现有的研究表明,部分代糖(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可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长期或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赤藓糖醇或与血栓风险相关。人工代糖可能抑制乳酸菌等有益菌,加剧肠道炎症等。
代糖的长期健康影响尚未完全明确,现有证据不足。在缺乏高质量流行病学数据的情况下,谨慎使用和适度摄入可能是当前最合理的选择。大家应逐步降低对甜味的心理需求,享受天然食物的美味。
03
夏天喝冰咖啡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咖啡是否提神与咖啡因含量有关,咖啡因的释放与冲泡温度和时间有关。
冷萃咖啡可能需要更长的浸泡时间,因此可能会释放更多的咖啡因,但冰咖啡如果是用热咖啡冷却后加冰,咖啡因含量与热咖啡相近。所以说冷萃咖啡可能会更提神。
特别注意
√ 健康成人每日咖啡因推荐摄入≤400mg。
× 过量饮用咖啡可能会造成心悸、失眠、胃部不适等。
× 冰咖啡的温度可能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或胃酸过多的人群的肠胃造成刺激。
× 冰咖啡常见的添加物如糖、奶油等带来的额外热量也对健康不利。
“冰”要怎么吃?
01
夏天适度吃冰3个好处
清凉解热
冷饮会刺激口腔黏膜和舌头上丰富的冷觉感受器,向大脑传输一种快乐的感觉。
振奋精神
吃/喝冷饮能刺激人体的副交感神经,减少自律性神经失调现象,振奋精神。
提振食欲
人在天热时会食欲不振,这是由于高温刺激人体,使人体对热气腾腾的食物产生本能的排斥感。
如果适当摄入冷饮,可以避免身体过热,促进消化液的释放,达到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加食欲的效果。
02
建议12点-15点之间吃
在中医眼里,夏季人的脾胃功能偏弱,稍微吃点油腻、生冷、辛辣的东西就容易拉肚子。
医生建议,中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之时,这时吃冰,不用担心食物过于寒凉伤身。
医生建议,为了最大程度减轻冷饮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在中午12点到下午15点之间吃冷饮。
尽量饭后吃
空腹吃冰,会对胃肠造成刺激,边吃边喝冰饮也不好。相对来说,饱饭后吃冷饮伤害小一些。
含5秒钟再咽
先在嘴里含大约5秒钟再慢慢吞下,遵循“入口不冰齿”原则。
一次别吃太多
一次不要吃太多,购买时尽量选小份的。
冰镇饮料每次不要超过150毫升,相当于普通矿泉水瓶的1/3,雪糕、冰棒最多一根;喝冰镇饮料最好小口慢饮。
03
吃了“冰”,为什么会头痛?
有的人在吃一大口冰淇淋或猛灌冷饮后,会突然脑壳一紧,前额一阵剧烈而尖锐的疼痛。好像整个大脑被冻成了一坨,身体似乎都僵住了……这一现象被形象地称为“脑结冰”。
医生表示,这种头痛多发生在夏天,常于快速摄入冰淇淋等冷冻食物后发作。
该疼痛主要发作于前额中部和太阳穴附近,可持续几十秒或更长,一般不超过2~5分钟,部分人除了头痛外,还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甚至造成短时的血压升高。
两种不当的吃“冰”方式容易引起“脑结冰”
将冷饮直接吞到口腔后部,对口腔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
运动或劳作后,头部出汗、血管扩张,此时若猛吃冷饮,头面部骤然遇冷,就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促发头痛。
建议夏日不要在运动或劳作过后猛吃冷饮,更不要一次性吃太多,两次间隔至少要在2小时以上。有偏头痛等头痛史的人或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慎食冷饮。






公安机关备案号:43112902000012



